這豬肉價格大幅回檔後,吃豬蹄的人也是越來越多,終于可以解放自己的胃了哈哈!大家都知道豬蹄內的膠原蛋白含量豐富,口感軟嫩Q彈,不管是做鹵豬蹄、燒豬蹄味道都是一流,下酒下飯都是好幫手,並且多吃豬蹄不但非常好吃解饞,豬蹄內的大量膠原蛋白還能美白,是男女老少都無法抗拒的美食佳品。
不過豬蹄雖然好吃,但如果您不會買,那也是徒勞,特別是豬蹄本身也分豬前蹄和豬後蹄兩種,你要是傻傻分不清楚,很容易吃虧上當,買錯了不但肉少骨頭多,還感覺花了冤枉錢,那麼買豬蹄到底應該怎麼區分前蹄後蹄呢?下面麟大官人就為大家分享豬蹄挑選的技巧。
豬前蹄和豬後蹄的區別
去過農村或者在農村長大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有一句古話用來形容買豬蹄的叫 「前蹄後膀」,雖然只有簡簡單單4個字,卻很好的說明瞭買豬蹄應該買前蹄,買蹄髈才買後蹄髈。
1、豬前蹄
要知道豬前蹄和豬後蹄都是豬蹄,而能直接導致二者在口感上和肉質上有明顯區別的原因無非是和豬的運動方式有關,因為豬在走動運動的時候,大多數都是先用前蹄拉一下發力後蹄才跟上落地,所以豬前蹄的肉質是相對更加緊實的,不但肉質口感好而且肉的含量也比較多,吃起來既滿足又有嚼勁。
豬前蹄一般適合製作紅燒豬蹄、醬香豬蹄。
2、豬後蹄
豬後蹄相比前蹄,顯然在運動時花的力氣更少,一般主要是起支撐豬身體的作用,所以豬後蹄裡面的肥肉膠質相比豬前蹄會更多,骨頭也會更大,適合愛好美白美容的人選購,因為豬後蹄的膠原蛋白比豬前蹄要多許多。
豬後蹄一般適合製作鹵豬蹄、燉豬蹄湯。
那麼應該如何區分豬前蹄和豬後蹄呢?
一、看大小和外形
豬的前蹄和後蹄的外形表現是有很大區別的,因為豬前蹄經常來回拉扯身體運動,所以豬前蹄需要經常彎曲,因此豬前蹄的外形通常比豬後蹄更彎,看上去肉質更厚實,而豬後蹄就看上去比較筆直,也因為骨頭偏多並且很少彎曲所以相對外形是直挺挺的。
從大小上判斷,豬前蹄比豬後蹄略小,長度也更短,而豬後蹄則比較長,個頭上也比較大,因此看到比較大的豬蹄並且直挺挺的,一般都是豬後蹄。
二、看蹄筋
豬前蹄和豬後蹄用肉眼能看到最容易分辨的區別就是看蹄筋了,豬前蹄裡面都有一根很粗大的蹄筋,這是豬前蹄好吃有嚼勁的靈魂,而豬後蹄因為骨頭較大,所以蹄筋很小,一般肉眼分辨看不到,比較明顯的蹄筋的自然就是豬前蹄,否則就是豬後蹄。
三、看豬蹄尖
一般豬前蹄經常往前運動,以抬腳為主,所以對于豬蹄尖磨損較小,而豬後蹄是被拉著往前走,一般骨頭大無法抬腿動,所以豬蹄尖撞擊地面磨損更多,所以光從豬蹄尖判斷,豬蹄尖更完整好看的是豬前蹄,豬蹄尖磨損破皮的是後蹄。
結語
通過以上所有圖片示例,相信大家也已經能輕鬆分辨豬前蹄後蹄了,建議各位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如果是想吃肉多的,買前蹄為主,如果是為了燉湯吃膠原蛋白的,可以買後蹄,另外市面上目前冷凍豬蹄較多,一般都是存放許久的庫存不新鮮豬蹄,建議各位擦亮雙眼不要買錯了哦!
這天氣一冷起來,許多人都會在家做一大鍋燉肉湯或者燉排骨湯喝,不但湯鮮暖胃,而且肉軟而不柴,一口肉加一口湯,別提多解饞了。
這燉肉湯燉骨排骨湯說起來也不難,但許多人自己在做的時候卻總是做不好喝,不是肉吃著太柴,咬不動又嚼渣,有腥味,就是湯喝著沒香味,發腥又難喝,這讓許多人覺得自己很失敗,那麼燉肉燉排骨湯到底是為什麼做不好呢?其實這裡面也是非常講究方法的,並不是簡單把肉加水燉就完事,大廚教你牢記1放3不放,不但燉肉香軟不柴,關鍵是都還沒腥味!
一放:放水裡浸泡出血水
無論是燉豬肉、牛肉、羊肉、雞肉還是燉排骨湯,本身肉內都是有血水的,而咱們平時燉肉湯或者燉排骨湯都只是簡單洗洗肉和排骨就加水開始燉湯了,這會導致肉內血水慢慢都燉入湯內,從而導致湯品發黑腥味重,所以說去血水這一步很關鍵。
不過也有很多人會選擇直接焯水給肉或者排骨去血水,但是這樣做又容易導致肉和排骨口感發老,因此給肉和排骨去血水最好用的方法應該是把肉或者排骨先用清水浸泡,浸泡時間也不用太長,一般浸泡1-2小時左右即可,中途需要換水至少一次。
二放:放老薑
無論是燉肉湯還是排骨湯,幾乎任何的葷類湯品都離不開生薑,所謂薑去異味,所以燉肉湯和排骨湯一定要放薑,不過這裡說的薑是老薑,因為只有老薑的薑味才更重,並且能長時間耐高溫不會很容易散開,而相對的蔥,大蔥小蔥一律不能放,為什麼? 因為蔥本身都很容易發酸,燉入湯內雖然一時可以增香提味,但如果湯品當天喝不完,隔天就很快會酸掉,導致口感發酸很難喝,這一點大家一定要記住。
三不放之一:不放花椒
所謂豬不椒,羊不料,指的就是燉豬肉湯一定不能放花椒,由于豬肉湯本身香味相對不如其他肉類來的明顯,而花椒本身具有非常刺激性氣味,因此燉肉湯也好,排骨湯也罷, 如果加花椒肯定會導致本身的肉香味全部掩蓋甚至無味,鼻子一聞都是花椒味的燉肉湯排骨湯你會愛喝嗎?所以第一個不放的就是花椒。
三不放之二:不放料酒
料酒是大家公認的去腥調味料,本身因為是用黃酒和蔥薑等香料去腥提味製作,所以去腥能力較強,在帶腥味的肉類上經常被使用,但是!燉肉湯和排骨湯卻不能放料酒,為什麼? 因為料酒本身自帶蔥姜成分,而蔥姜水一般1-2天不用就會發酸,因此大家如果是準備燉肉湯或者排骨湯,那是一定不能加料酒的,加了一般隔天沒喝完就一定會發酸了,到時候很難喝。
三不放之三:不放山楂
很多人燉肉都喜歡放點山楂,目的是為了加速肉的軟化,這個原理麟大官人在之前的文章中也解釋過,不過我強調的是收汁的紅燒燉肉,而不是燉肉湯, 因為燉湯本身是講究原汁原味,如果是加山楂,山楂的酸味會影響原本湯品的本味,另外山楂容易熬爛,熬爛開到湯內的話,會導致整鍋湯的色澤都渾濁不堪,會有很多碎渣,也不美觀,另外隔夜後的山楂也容易發酸,只適合口味重一些的紅燒燉肉或者鹵肉添加,否則不建議。
燉肉燉排骨之「小提示」:
1、無論燉什麼肉湯骨頭湯,一定不要加酸性食材,如大蔥、小蔥、料酒、醋、山楂等,這些都會影響湯品的原味且隔天湯品易發酸。
2、燉湯過程中,一定要先燒開然後保持中小火不停地慢熬,中途如果水不夠,一定是加熱水而非涼水。
3、熬好的湯品儘量當天喝完,如果喝不完,一定要加蓋放冷藏,避免細菌發酵影響變味。
4、如果一定想放蔥花,在自己的碗內或者上桌碗加,別加到整鍋內。
5、燉排骨湯比燉肉湯更容易起血沫,除了開始需要浸泡排骨排出血水以外,燉湯時還可以水開時撇除所有浮沫,這樣後續燉湯才能保證色亮味鮮還香濃。